協會副會長魏秋東、程永席榮獲全國機械冶金建材行業 “行業工匠”榮譽稱號

匠心追夢,技能報國。山東省機械工業協會副會長魏秋東、程永席憑借其深厚的技術積淀、創新成果和突出貢獻,榮獲了全國機械冶金建材行業“行業工匠”榮譽稱號。這一榮譽不僅是對其個人專業能力的高度認可,更彰顯了他們二人以匠心賦能行業發展的卓越貢獻。

? ? ???

作為山東京九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兼總經理,魏秋東先生多年來在特種運輸車輛領域開疆拓土,攻堅克難,推動行業技術飛速進步。他深知技術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核心動力,始終堅持科技引領,致力于推動特種運輸車輛領域的技術突破與產業升級。

魏秋東先生帶領團隊不斷加大技術研發投入,成功開發出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、具備智能模塊控制的特種運輸車輛和設備,能夠適應復雜路面和復雜環境,顯著提高風電葉片和其他大型設備的運輸效率,為我國風電運輸業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。JJ164R型全地形風電葉片運輸車和JJL92381DZHC型自驅動全轉向液壓模塊車解決了風電行業在運輸中的重大難題,具有極高的技術含量和創新性;產品榮獲山東省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,還多次獲得菏澤市專利技術獎(一等獎、二等獎、三等獎)。值得一提的是,魏秋東先生親力親為,積極參與,主導了多項行業、企業和團體標準的制訂,為行業的規范化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。

迄今為止,魏秋東團隊已取得了120余項產品成果,申請知識產權超過60項,其中已取得專利證書50項。為我國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,還在推動“碳達峰、碳中和”目標實現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。

在魏秋東先生的職業生涯中,他始終堅守“工匠精神”,以精益求精的態度推動技術研發與產品質量的提升。他高度重視人才的引進和培養,并通過不斷優化團隊結構,激勵團隊成員的創新意識與協作精神,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題,為行業樹立了標桿。

魏秋東先生憑借對技術的執著追求、對行業的卓越貢獻,已經成為機械冶金建材行業的楷模。他不僅在技術領域深耕細作,推動了整個行業的創新和升級,更為企業和社會樹立了“工匠精神”的典范。我們相信,在魏秋東先生的帶領下,其團隊必將繼續開創更加輝煌的未來,為推動我國機械工業的持續發展、實現更高水平的技術創新做出新的更大貢獻。

?

????回顧程永席先生的奮斗之路,2005年6月,他成立濟寧安泰礦山設備制造有限公司,并擔任總經理、董事長。任職以來,他始終堅守 “以人為本” 的企業發展理念,將技術研發與創新視為企業生存發展的“生命線”。為打破技術瓶頸,他主動搭建產學研合作橋梁:與江蘇大學流體機械工程研究中心攜手,成立礦用泵研究開發中心,推動高校專利技術與研發成果向產業端轉化;隨后又與濟南大學、中國礦業大學等高等院校建立長期產學研合作關系,借助高??蒲辛α抗タ诵袠I技術難題。經過多年深耕,他個人先后取得發明專利6項、實用新型專利 16項,更斬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、江蘇省科技進步二等獎、中國煤炭工業科學技術二等獎等多項榮譽,為企業技術實力提升與行業技術進步筑牢了根基。

在國家全面推進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的機遇期,程永席先生以強烈的事業心與責任感主動擔當,兢兢業業、真抓實干,努力推動企業就業創業,推動企業創新發展。在推進公司的生產智能化和產品智能化進程中,對產品進行了大膽創新,初步建成了智能化礦用泵單元零部自動生產線,研發了數字化產品——“智云物聯數字化礦用隔爆型潛水電泵”,這些舉措不僅加快了公司的“智能制造”和“智能產品”的創新步伐,更有效激發了企業發展新動能,為礦山設備行業智能化轉型提供了“安泰樣本”。

能夠獲得“行業工匠”稱號,離不開程永席先生在技術領域練就的三大絕活:在泵運行故障處理方面,他針對常見的振動、噪聲問題,總結提煉出“八大故障分析與解除方法”,覆蓋了“泵和原動機不對中、轉子和定子零件摩擦情況、軸承磨損、葉輪損壞、汽蝕余量小、泵轉向、螺絲松動、固體物吸入濾網”等八大故障點,幫助企業快速定位問題、高效排除故障,保障生產的連續穩定;他主導研發的“基于云技術智能礦山潛水裝備”構建了“檢測-傳輸-分析-控制”全鏈條智能體系,基于內置式礦用潛水泵的內部參數檢測,將檢測參數通過RS485總線傳到中繼器,并通過廣域網/無線網絡的方式將信息傳送到云平臺,進行數據分析與故障診斷,中繼器實現礦用潛水泵的智能控制和參數中轉,改變了傳統礦山設備“被動維護”模式,推動礦山裝備向“主動預警、智能調控”升級;針對600-800米級大功率礦用隔爆型排沙潛水泵的行業難題,他帶領團隊攻克“水力性能低下、高壓部件變形漏水、機械密封泄露致電機燒毀”等關鍵技術瓶頸,研發的產品和同類設備相比,產品質量更加安全可靠。

從自主創業到技術領軍,從產學研融合到新舊動能轉換,從破解行業痛點到引領技術創新,程永席先生用匠心堅守與創新實踐詮釋了 “行業工匠”的深刻內涵。此次榮譽,既是對他過往成績的肯定,更是對他未來繼續以匠心賦能行業發展的期許。相信在他的帶動下,將有更多從業者投身技術創新與工匠精神傳承,共同推動機械冶金建材行業高質量發展!